一个“江浙沪人家的孩子已经不卷学习了”的新闻引发议论纷纷
星标★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前几天,一个“江浙沪人家的孩子已经不卷学习了”的新闻引发议论纷纷。
江浙沪有钱人家的孩子,他们已经不卷学习了,在他们的人生里,几乎没有“内卷”“焦虑”这样的情绪,而是从小就学习打高尔夫,打马球,学马术,练习英语。
到了16岁,在家里的安排下,他们一般都会进入国际学校,读国际本科,而这样的大学,是不需要国内高考成绩的。
国内上一年,去国外再读三年后,他们就可以直接国际名校毕业了。
然而不仅仅如此,他们还要读一年的硕士再回国,这样本科+硕士毕业后,才21岁。
这个时候,我们国内的孩子还在读本科,可是江浙沪有钱人家的“公主少爷们”就已经读完硕士,去家族企业上班,或者去世界名企历练了。
这个帖子的最后,博主说了一句:真的是老百姓不知道的信息差。
而评论区有位网友回复的高赞留言十分扎心:
这是信息差吗?这是金钱差啊兄弟。
果然,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普通人把孩子的高考当成头等大事,而那些有钱人家,直接不和你卷。
普通人家大学毕业还要辛辛苦苦找工作,他们早就把一切都规划好了。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其实,走国际路线不参加高考的新闻,之前早就有很多媒体报道。
2020年的高考“战场”上,一位张姓同学,是他们班上唯一一个参加高考的孩子。
而其他同学不用参加高考,就特意在高考这一天,给他拉上横幅加油打气,送上“惊喜大礼包”。
这些同学读的就是国际班,直接去国外上大学。
有人觉得这是信息差,那是不是知道后,每个孩子都能去读呢?
不,首先,高昂的费用就能劝退一大批人。
大几十万的费用,对有钱人来说是洒洒水,但对普通人来说,是牙齿咬碎了还不一定凑得出来的天价。
其次,需要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规划,是时间和金钱的大量长期投入。
这样的学校,课程和别的学校都是不一样的,不是你想读就去读,如果不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规划,根本读不进去。
第三,很多国际学校对父母的户籍是有要求的。
需要父母双方中任意一方是外籍或者香港籍。
这几条规定,基本上就把普通人拒之门外,你以为自己差的是信息,其实差的是钱。
普通人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寒窗苦读,富人们早就搜罗了无数教育资源,为己所用。
当普通孩子都在拼命内卷的时候,李湘的女儿王诗龄,正在英国伦敦的贵族学校里学习真正的素质教育,没有学业压力。
当普通孩子为了一分两分挣破头的时候,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在国际学校里组织话剧,替电影配音,做她想做的任何事。
曾经有一张图广为流传。
李嘉诚的孩子都是斯坦福的。
任正非,柳传志的孩子都是哈佛大学毕业的。
这些中国TOP级别的“富二代”们,有一个共同点:
父母辈们总能利用各种信息差,通过各种资源和金钱的运作,把他们的孩子送入顶尖名校。
比如某制药公司的老总,就花了4000多万人民币把自己的女儿送到斯坦福。
这些孩子,不用参加高考,就能进入世界级顶尖名校。
他们选择的,是父母辈们安排的一条更便捷、更轻松的道路。
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呢?
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卷不赢。
高考是把所有的孩子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比的是孩子的忍耐力,抗压力,专注力以及心理冲击能力。
这其中的苦,自是不言而喻。
而有钱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历,他们选择了另外的一条路。
网红博主“亮哥留学”说过一个案例。
他认识一个富人,在孩子小学的节点上,送他们去澳洲。
然后找机会让孩子加入澳洲国籍,摘掉留学生的身份。
为什么小学就送那么远的地方去呢?
事实上,人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孩子在国内接受了扎实的基础教育,成绩一定不会差,尤其是数学,到了那里,面对国外的小孩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将来,进澳洲八大名校,简直就是探囊取物,甚至,冲英美的名校都有可能。
就算退一万步说,孩子的成绩不行,那就去参加一个汉语水平测试,以国际留学生的名义,回到国内参加考试。
用外国的国籍参加国内考试,难度大大降低,题目简单,申请的人少,基本能轻松上清北复交这样的高校。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稳赚不赔的策略。
这样的人有很多,疫情期间的时候,滞留在英国的就大约有1.5万名小留学生。
为了证明他说的是真的,很多网友现身说法:
“小时候成绩巨差,后来移民,本科博士都是藤校,现在回国找了个年薪150万的工作。”
“父母其中一个去读香港研究生,给孩子拿到港籍,用港籍参加高考,随随便便就可以上名校,只要三四百分就行。”
比如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就是用外籍身份考上的北京电影学院。
有钱人家的父母,利用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信息差”,再加上“钞能力”,助力自己资质平平的孩子走上人生巅峰。
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真相。
作为普通人,我活到30几岁才知道,即使你高考成绩稀烂,但只要单科英语及格,你就可以申请去211高校,读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然后顺理成章地出国,去世界百强名校读硕士;
作为普通人,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400多分就可以上重本;
作为普通人,我曾以为高考失败,就意味着这个孩子一生都无法改变命运。
但后来,有人告诉我,可以去香港读副学士学位,申请香港八大高校,还可以去美国社区大学,修满学分再去申请顶级大学.....
这些信息,我们根本不了解,所以,只能让孩子拼命地卷,一考定终身。
然而,更令人沮丧的是,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样呢?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用金钱和资源堆积起来的,每走一步所花费的费用,都是天价。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样,即使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风景。
有的孩子家境贫困到小学都毕不了业,而有的孩子,他们的毕业晚会直接开在鸟巢。
有的孩子可能一生都难以去到一次博物馆,但有的孩子,他们的教室就开设在博物馆。
我们常常用“不能输在起跑线”来教育孩子。
但事实是,别人的起跑线,也许是普通人穷尽一生都难以到达的终点。
这些摆在面前的差距,是无论你做了多少题,费了多少力,都难以赶上的。
今天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让大家感到沮丧绝望。
而是我们都应该要正视一个事实:
教育,比拼的从来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成绩,其根源在父母。
父母肩膀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站立的高度。
曾经有人问过桌子一个问题,为什么刚刚毕业一两年的同班同学,一下子差距就拉得那么大?
我回答他,不是差距一下子拉得那么大,而是差距一直存在,只是你误以为你们是同班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学生时代,大家比的是谁学习成绩更好,谁长得更好看,谁更讨老师喜欢,而忽略了家庭背景。
可一旦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从前单一的评价维度变的多元。
这一阶段,拼的是物质基础,背景资源,视野阅历,个人性格等综合因素。
生活不再是单线战斗,而是多线作战。
在很多时候,要求教育的绝对公平,是很难的。
学校能筛选出更加努力,更有天赋的孩子,但当课本教育结束后,比拼更多的是家庭和家庭之间。
所以,赶紧跑吧,没有什么好绝望的,孩子就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你不努力,孩子只会越来越落后。
这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前面接棒子的人输了,后面的人就会落后。
但棒子到了你的手里面你不跑,你后面的人就会越来越惨。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公平,但是换到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人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输给你十年的寒窗苦读呢?
成熟的人,从来不会抱怨,更不会愤世嫉俗,而是默默发光发热,在自己的时区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文章来源用户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hangye/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