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这门课,老师都是冠军!
在北大,有一门特殊的课,台上的嘉宾老师来自乒乓球、羽毛球、短道速滑、攀岩、跆拳道、国际象棋等多个项目,既有在役的国家级运动员,也有在体教领域引领发展的专家学者。
台下座无虚席,同学们与世界冠军和体育领军人物面对面,零距离感受体育精神、冠军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这就是“冠军讲堂——体育文化与创新精神”公选课。
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百年后的新时代,“健康校园,体育先行”的理念在燕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奥运冠军们用自己的特别经历和独到思考,启发引导、勉励青年学生勤于锻炼、强身健体,塑造属于自己的积极人生,走好自己的青春之路。
乒乓球世乒赛、世界杯、全运会冠军“全满贯”选手丁宁说,“不再关注别人,而是要关注自己。别人通常看到的只是你的结果,是你如何完美完成了这件事;但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有了什么细微的进步。”
两届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陈中说:“在你得意的时候,把头低下来做人,在你失意的时候,把头抬起来。”
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任子威说:“在追梦的道路上,为了实现最终的梦想,总会面临很多挫折和困难,谁都可能会遇到难以坚持的时候,对自己前面的路充满迷茫。但是,在确定了目标之后, 就是要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在追梦的路上是不会后悔的。”
乒乓球世界冠军、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授刘伟说:“读书可以使一个人达到心理上的最佳,严格的训练可以使一个运动员达到竞技状态的最佳,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那些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冠军们有着怎样的成长成才故事?他们的亲身经历怎样诠释真正的冠军精神?
让我们一同走进“冠军讲堂”,聆听冠军们在挫折和坚持中涅槃成长的故事,将冠军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面对挑战,追求卓越,勇往直前。
刘伟:做最好的自己 人人都是冠军
1980年到1996年,16年间,乒乓球运动员刘伟拿到了7个世界冠军。如今,她是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授,也是“冠军讲堂———体育文化与创新精神”公选课程的设计者和负责人。
1991年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
刘伟和搭档王涛夺得混双金牌
在“冠军讲堂”上,刘伟这个“在国校做点国球的事的前国手”分享了她对体育精神和冠军精神的认识。
每个人对冠军的感悟不同,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思想都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在竟技赛场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仅摘金夺银的运动员是最棒的,那些没有获得奖项的运动员,他们的选择也值得我们去品味。
凡是竞技体育的运动员,都必须具备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神。拼搏是运动员的核心,奉献是运动员的魅力。
在众多的运动员中,为什么只有少数运动员能拿冠军?因为他们有冠军的素质和品质——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精益求精。
刘伟在北大做了多年老师之后,对冠军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她看来,每一个人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人人都是冠军。并且,冠军不特指竞技体育,而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
刘伟正在给同学讲课
有学生曾经问刘伟:“你们事业成功了,怎么看待吃苦?”
刘伟认为,吃苦的第一关是体力之苦,就是要勤奋,不能懒惰,勤奋的人以10:1晋级,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第二关是思想之苦,这是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变,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思想上的苦要会憋,这是很痛苦的,而一旦从感性向理性转变,也就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候,收获将颇丰。
第三关是让人瞬间觉得自己成长的心理之苦。到了顶尖之后,即进入北大之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就像代表中国队一样,只能赢不能输,这是有心理压力情况下的心理之苦。什么时候能够面对艰难困苦淡然处之从容不迫,心理什么时候就强大了。
刘伟在课堂上寄语同学
虽然已不再征战沙场,但刘伟愿意与冠军精神共存:“国手、国校、国球的独特经历赋予我特殊使命,也将激励我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祖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丁宁:人生怎么发球, 我都接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丁宁勇夺女子乒乓球单打金牌,成为我国乒坛史上第五位女子大满贯得主,达到个人职业生涯顶峰。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她能否在东京奥运会上再次创造辉煌时,丁宁却在2021年出人意料地宣布退役。但她并未离开乒乓球,而是选择进入北大攻读体育产业和大健康方向的硕士学位。
在“冠军讲堂”上,丁宁分享了成绩背后的成长经历,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挫折、迷茫,这些经历让丁宁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丁宁在讲台上为同学们授课
丁宁5岁开始打乒乓球,13岁进入国青队,15岁就进入国家队,19 岁已经成为世界冠军。20岁之前,她虽经历了很多挑战和磨难,但总的来说是一帆风顺的。但20 岁的这一年,第一个运动生涯的坎摆在面前:2010 年的莫斯科,丁宁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在决赛上,丁宁第一个上场,却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最终输掉了比赛,中国队痛失蝉联了八届十六年的女团金牌。
这段经历让丁宁重新认识竞技体育和乒乓球这项运动,也重新认识她自己。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她不断和教练、朋友探讨,最后决定再试一次,从头再来。她才20岁,应该有勇气去面对挑战。
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给丁宁最大的感想是,虽然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敢于面对失败,超越自我,但是血的教训最好不要,因为结果并不一定是你能够承受的,即使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再去改变,可能花费的努力要超 200%,甚至都不一定能够。
2011年,丁宁拿到自己单打生涯中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也在同年拿到世界杯冠军,世界排名上升到了第一位。虽然从低谷到高峰期也就半年,但背后有丁宁更多的思考:你得真正放下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之后,才能做出改变。
丁宁抱着获得的奖杯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是丁宁第一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她是冠军最有力的竞争者,甚至有可能成为最快拿到大满贯的人。但事与愿违,丁宁的奥运会冠军还要多等四年。
那个时候对丁宁来说是未来无期。因为每一天都很难释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丁宁慢慢在思考一个问题:一路过来,更多时候是在完成别人对她的期待,在做别人认为她应该可以做好的事情,于是在成长的路上越来越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梦想。
在这个时间足够长的低谷中,丁宁一直在思考。她认为只要在每一个巨大的挫折和挑战中,自己没有放弃自己,能够承受并继续往前走,哪怕还在坚持和挣扎,都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肯定。
在这个过程中,丁宁不再需要别人给予肯定,不用让别人来定义自己是否成功、是否失败。相反,她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今天有没有比昨天进步一点,关注每一天的细微变化。就这样,她不断地在细小的事情上肯定自己,内心的成长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支撑力。
丁宁寄语北大学子
去年8月,丁宁成功完成学业并选择留在北大,将她对乒乓球的深沉热爱转化到教学和各项社会活动中,不断拓展人生边界,赋予自己更多元的社会身份。
陈中:相信“相信”的力量
她是中国第一位跆拳道奥运会冠军,也是世界跆拳道第一位女子大满贯选手,每一份荣誉都是我们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目标——她就是陈中。
在“冠军讲堂”上,陈中以“敢于有梦,勤于圆梦”“永无止境,不断超越”“当你失败的时候把头抬起来”“机会、奉献”以及“奋斗吧,青春”五句话串联起自己的运动生涯。
13岁初入训练队,教练的要求严格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正是这样的训练最终成就了中国跆拳道的成绩。陈中坦言,“我是被教练一鞭子一鞭子给抽出来的”。尽管天赋、机遇都很重要,但流淌着汗水、泪水和血的魔鬼式训练才是真正的成功法宝。
青少年陈中训练合照
在严苛的训练中,陈中惊奇地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并愈加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条路走下来,我发现原来陈中是可以的。”为什么要相信 “相信” 的力量?当你相信自己的同时,你会感觉到无比大的宇宙力量传输到自己的身体里面,非常神奇。
初学一年,陈中便获得全国冠军,但回到训练队却被教练迎头泼了一盆冷水,被批评为“骄傲”。正是这样的教练才能造就冠军的运动员。
陈中老师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三个主力打比赛,三十多个人陪着练习”,那些名字不为大众所知的后勤保障人员和陪练,为运动员夺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漫长的体育生涯中,陈中遇到数不清的困难挫折,比赛失利,训练受伤,韧带断裂......但在教练、队友、母亲的帮助下,她一次次站了起来。
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 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名言,也是陈中始终信仰的奥运精神。
陈中与同学们的合照
退役后,她积极参与组织了包括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等一系列体育活动,继续为祖国体育事业发光发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或现实或浮夸,不管怎么样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渺小,给个机会,也许会有改天动地的力量。
任子威:用银色冰刀舞动金色梦想
“只有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才知道自己有多少的不足。”任子威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平昌冬奥会结束后,这段话被置顶了四年。四年后,在家门口的北京冬奥会上,加速、超越、冲线,任子威斩落两枚金牌,成为短道速滑赛场最耀眼的明星。
在“冠军讲堂”上,这个开朗的东北男孩回顾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分享了对北京冬奥精神的领悟。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任子威自小学二年级便与滑冰结缘,初二时便坚定了从事滑冰运动的决心,他觉得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坚持。每天的训练,无论感冒发烧,还是身体疲累,任子威都会坚持到最后,完成每一天的训练内容,但他不做无用功,不让多出来的东西分散精力,只把所有关键的事情做好。
2022年冬奥会,任子威迎来了属于他的辉煌时刻——他在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与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这两个项目上都获得了金牌,成为实至名归的北京冬奥会“双冠王”。
任子威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冠军
对于北京冬奥精神,任子威给出了深刻的理解:“没有训练中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就无法收获成功时喜悦的泪水。”他强调,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都伴随着无数的波折与坎坷。但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成果,无愧于自己。
在课堂上,任子威多次提及一个词——“团魂”。在他看来,中国短道速滑队是一支薪火相传、代代交接的队伍。无论是当年作为队里最小的队员,还是如今成为中坚力量,他的故事都与团队紧密相连。
让国旗高高升起,是支撑任子威不断求索、不断历练的精神支柱。他曾无数次幻想过站在最高领奖台的时刻,但当真正站上去时,千言万语只化作胸中无与伦比的感动与震撼。
任子威在冬奥会上的飒爽英姿
“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永远愿意付出一切”,这是任子威始终坚守的信念。
孙长亭:我的“人生四场”
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受伤失去左腿,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他没躺在军功簿上享受国家抚恤,而是刻苦锻炼,顽强奋斗,先后成为出色的运动员和企业家。他就是残奥会标枪冠军,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长亭。
1994年,孙长亭以残奥会冠军的身份在北大大礼堂第一次作报告。28年后,他再次站在北大讲堂上,与北大学子畅谈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球场,他与足球来了一场少年之约。孙长亭7岁在河边游泳时,被教练选中加入球队,自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他从那时起真正爱上了体育。到了体校,一步步地接受足球训练,一步步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爱上足球。
孙长亭与足球的“少年之约”
奔赴战场,他完成了从球员到战士的角色转变。孙长亭在少年时代接触足球,后来入伍南京部队的足球队。当年他所在部队接受了一次作战任务,作为热血青年的他积极报名,想为祖国做贡献,也证明自己的价值。
上战场之前部队进行了3个月的临战训练,期间艰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但足球和体育无处不在地帮助着孙长亭。如果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根本当不了一名优秀战士。只有拥有强壮的身体,才能做你想做的事。所以,孙长亭特别感谢足球运动,在临战训练中让他展示了身体素质优势。
孙长亭在作战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事,最主要的是三件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亲历了战友的牺牲,在战斗中失去了左小腿。
通过这场战斗,孙长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但是一个球员失去了一条腿,还是左边锋失去了左腿,对他来说是巨大的痛苦。要么选择结束生命,要么选择用一条腿走出两条腿的路,让所有的人看看,孙长亭是不是一条汉子!最后,他选择了第二条路。
选择第二条路后,孙长亭为自己定下参加残疾人运动会的目标。退伍后他去天津南开区体育局工作,边工作边训练,决心用一条腿踏出两条腿的路来。
他戴上假肢后第一次跑百米用了30多秒,而一年后,就跑到了13秒,期间刻苦可想而知。知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始终支撑着他。
奥运会对于选手而言,不仅仅是比拿金牌和银牌, 比的还有民族的志气和信念。在巴塞罗那残奥会标枪决赛比赛中,只有孙长亭是亚洲选手,当时其他运动员彼此谈笑风生,唯独瞧不起孙长亭。意气风发的孙长亭当即把比赛穿的阿迪达斯的上衣、短裤和鞋全部脱下, 在休息室里换上了国产品牌。
最终,孙长亭在打破世界记录的情况下夺得金牌。他赢得不只是一块金牌,还有尊重。作为运动员,为祖国拿金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008年9月6日,中国第一位残奥会冠军平亚丽(右)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与火炬手孙长亭(左)交接。
进入商场,孙长亭开始了体育创业的探索。从足球场到战场,从战场再到商场, 一路走来, 他知道中国落后在哪里,自己的假肢就是切身体会, 所以他发誓: “有朝一日, 我一定要创办一个最好的假肢厂。”
30年创业之旅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他经历过所有干企业的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包括投资失败、技术员工撤离等。最后,在2002年第三次创业失败后,他变卖了所有家产,准备重新开始。搬到公司住,只有9平方米的小地方一住就是七八年。
哪来这么大的毅力支撑他去做这件事?战场上什么苦没经历过?练体育什么难没经历过?体育精神支撑着他人生的每个阶段,一步步支撑到现在。
孙长亭与同学们的合照
球场、 战场、赛场又到商场,这一过程就是在不断完善自己、改变自己,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活 动
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给你怎样的启发
欢迎在评论区谈一谈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书
永不言败:
北京大学“冠军讲堂”课程实录
作者:刘伟 户国栋 主编
十二位体育文化领军人物的拼搏故事,
赓续冠军精神,汲取成长力量
-End-
观点资料来源:
《永不言败: 北京大学“冠军讲堂”课程实录》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勇闯狭路、征服自我
文章来源用户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wenyu.com/zmt/IWaYb5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