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如何加快“双碳”人才队伍建设暨碳收侠App“双碳”测评办公室成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对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战略安排、科技创新,并建立全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高素质专业化“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助于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尚工”行动岗位能力适应评测双碳工作组 岗位能力适应评测服务办公室

签署授权签约仪式 加快双碳实现目标 为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双碳”人才队伍建设根本

人才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双碳”人才相关政策是“双碳”工作精准发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双碳”从业机构和人才社会需求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持续动力和专业支撑。

——从国家“双碳”政策看,多项政策强调了“双碳”人才培养建设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角度出发,有利于促进完善“双碳”专业师资储备、课程设置、实验实训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体系,满足人才培养“创新型”“专业型”要求。

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科技部、教育部等相继出台“双碳”相关政策文件,提出要建设“双碳”人才体系,组建相关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国—阿盟、中国—非盟、中国—东盟等合作平台,持续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核电、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相关技术人才合作培养等,从“双碳”人才建设的“专业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目标、实施要求。

——从当前“双碳”人才市场情况看,近两年“双碳”新注册企业和人才需求都有所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碳排放管理相关企业有1516家,2020年的注册量是128家,2021年的注册量是295家。碳资产咨询相关企业现存537家,2020年的注册量是15家,2021年的注册量是73家。据《财经十一人》统计,碳相关从业者从此前约1 万人,增长至 2022 年上半年的约 10 万人,预计 2025年会增长至 50-100 万人。

数据表明,“双碳”企业的增加,带动了“双碳”人才需求呈现紧迫性趋势,市场亟需一批具有识别、驾驭低碳发展关键性要素能力,从事碳排放管理、咨询管理的服务型人才以及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的碳中和科技创新人才。

当前建设“双碳”人才队伍阶段

对照国家“双碳”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专业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导向,从高校专业建设、碳市场人才供需、职业资格职称体系以及“双碳”人才国际化四个维度分析,笔者梳理了人才培养链条的关键环节和问题所在,试图找出今后的发力点。

——从高校“双碳”专业化建设看,梳理教育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可以发现2021年以来本科新增氢能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能源经济等相关专业共11个。

从专业设置看,虽然增设了本科“双碳”相关专业,但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周期性供给难以满足当下的人才需求。研究生“双碳”专业还可在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方向细化培养。本、硕、博专业与当下社会职业分类碳管理、碳排放核算、碳市场交易、碳中和技术还存在衔接不紧密的情况,良好贯通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形成。

——从“双碳”人才供需情况看,据CAYA气候行动青年联盟调查,碳圈从业者相关专业占比为:环境类占40%,经济金融类占23%,政法和公管类、能源类分别占12%,农林专业占6%,化学化工占2%。碳圈专业需求占比为:环境类占54.8%,经济金融类占22.1%,政法和公管类占3.8%,能源类占47%,化学化工占14.6%。由此可见,环境类、能源类、化学化工这三类专业人才供需相差较大,特别是能源类人才还有很大缺口。此外,当下“双碳”人才队伍现状还存在专业较单一,产业链贯通能力还不够等现实问题,离应用型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从职业资格及职称角度看,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将“碳排放管理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碳排放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鼓励企业“双碳”人才职业发展,也鼓励地方相关部门强化继续教育、考试考核与等级聘任等系列工作。但从职业资格和专业职称角度看,目前还未出台相关职业资格认定体系,也没有碳排放管理师等专业技术职称设置。通过职业资格及精细化专业技术职称设置,可推动“双碳”从业人员的业绩创造和成果转化。

——从人才内外融合角度看,在碳中和方面,欧美等国家起步较早,在“双碳”实践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英国爱丁堡大学在2011年开设世界第一个碳金融专业;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双碳”人才可以在学校、企业、政府等机构间流转。国内“双碳”人才队伍建设亟需聚焦行业前沿科技,搭建国际“双碳”合作平台、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经费支持

“双碳”人才队伍培养途径

养途构建清晰的“双碳”人才培养路径,首先应定位于产业发展链条的不同环节,明确“双碳”人才的5个专业领域分类,形成有针对性、专业化、体系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其次,应定位于“三教协同”教育体系,对应人才培养发展周期,推动高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更好发力。最后,应按照人才可持续发展培养的要求,着手“四条路径”,加速“双碳”人才新旧动能转化,提升高素质专业化“双碳”人才队伍质量。

——明确 5个“双碳”专业领域分类。根据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发布的《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团体标准和业务划分习惯,按照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将碳相关业务领域划分为碳排放管理、碳排放核算、 碳市场交易、碳中和技术四大业务。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双碳”产业链衍生,提出增加“碳国际交流”专业。具体为:

碳排放管理人才:从事温室气体排放检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碳排放核算人才: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公开择优确定的核查机构中具备核查专业能力的从业人员,承担计算社会和生产活动各环节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核查企业编制的碳排放报告等任务;碳市场交易人才:从事碳排放交易方案制定,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活动,帮助企业降低碳减排成本、助力实现碳中和的专业技术人才;碳中和技术人才:能够构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从源头、过程、末端减少碳排放的技术从业人才;碳国际交流人才一般是指既熟悉能源“双碳”领域,又懂得国际贸易语言与政策的跨专业国际化人才。

——立足“三教协同”教育支撑体系。首先,构建高校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从高校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该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等特点,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STEM跨学科教育模式,探索将环境、能源、新能源、化学等工科学科与经济、金融、管理、法学等文科学科融合设置专业,或试点“能源+经济”“能源+法律”等双学位,通过学科组合、配置和渗透,培养科班“双碳”行业专业创新人才。还可尝试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双碳”相关专业硕博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支持国家“双碳”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申报,培养一批“双碳”领域战略院士、教授、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

其次,建立职业教育培养机制。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双碳”相关专业建设,深化能源电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重点行业的合作,组建高水平职业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体。打造培养重点行业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应用和维护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德技并修+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再次,建立“双碳”继续教育基地。鼓励支持各省成立“双碳”继续教育基地,选取具有“双碳”从业背景、具有承担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事业单位、协会学会等作为培训机构。确定年度“双碳”培训计划、培训人员规模、考核办法、培训管理、经费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等,分类、分批次、分阶段进行“双碳”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全面加强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构建分类分层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构建“双碳”人才培养“4条路径。首先,构建培养储备路线图。“双碳”人才储备需要自上而下做好相应统筹规划。如,2023年5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双碳”人才队伍梯次培养和成长机制。可借鉴相关做法,制定地方“双碳”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构建完整教育体系、产学研平台体系、人才交流引入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资本及政策支撑机制,列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清单、任务清单,做好“双碳”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

其次,建立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政府、科研院校、企业合作模式,以立法政策制定、重大项目攻坚、科技创新攻关、人才培养为抓手,组建“双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加大“双碳”领域相关实验室、产教融合平台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如,科技部于2023年3月成立首届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由政府牵头,集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的相关领域院士及一些企业的科技创新专家,承担“双碳”科技创新与战略咨询工作。该做法为地方加大科技创新专业人才集聚,推动重大项目攻关和产学研有效融合提供了很好借鉴。

再次,打造职业认证及专业技术评聘培养体系。一方面,建立“双碳”类职业资格认证,明确专业部门负责,开发碳排放管理员等职业培训教材、考试题库,编制《职业技能标准》,积极引导和支持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员就业,将技术等级与企业聘任薪酬挂钩,使获得职业资格的“双碳”人才获得社会认可。另一方面,探索在职称评价体系中增加“双碳”专业方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双碳”管理部门等协同研究建立碳排放管理师等专业技术职称。通过构建企事业单位“双碳”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双碳”行业人才的专业化发展,实现更好地创新创业。

最后,形成国际领先的人才储备模式。一方面,发挥地域、行业重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积极引进“双碳”领域急需紧缺、国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搭建“双碳”国际论坛、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等平台,促进国际间管理模式、学术及技术交流。另一方面,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参与重大“双碳”国际项目合作,储备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管理经验、国际科技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3年第9期

作者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编辑:肖潇 牛睿彬

声明:本平台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版权归原出处所有,转载内容仅以信息传播、学习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文章来源用户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hangye/1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