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临空|未来肿瘤早筛有望进入千元时代
通过一管血“揪出”8种早期癌症;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分析细胞的独特成分,避免肿瘤复发……未来医学,蕴含巨大“生产力”。作为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日,记者探访了长沙自贸临空区企业长沙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吉因加”),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实验研发成果实现规模化生产
吉因加2015年在北京创立,逐步成长为国内精准医疗领军企业,长沙吉因加负责人贺琼芝告诉记者,从成立之初,吉因加便坚定国产自研的战略方向,打造医疗器械从研发、生产、注册、申报一体化的产业化基地,产品覆盖内容也从测序仪、软件、试剂盒延伸到更上游,只为不断突破性能更好、性价比更高的极限。
走进长沙吉因加,记者便被大厅墙上几组数据吸引:6地中心实验室、40+联合实验室、2地制造基地、2地研究基地、30+省市产品覆盖,公司的全国布局、发展历程,通过图表、数据的形式一览可知。往里走,两大面创新成果墙上,记录了公司团队近年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的学术文章和各项专利软著。
长沙吉因加2022年8月落地长沙自贸临空区,面积近4000㎡,拥有员工40余人,主要围绕医学检验、科技服务、健康服务等应用方向。投入3000万元建设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和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拥有高标准发医学检验大平台、面向全国的测序工厂、医疗器械产地化基地、防瘤防治体验馆、大数据中心等,实现技术、应用、效益、人才四方面的良性循环。
透过玻璃窗,记者看到,“十万级”洁净级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精密仪器。“这里生产的寡核苷酸,就是试剂盒中的探针,一个实验室每天可以生产几万人份,这些面向癌种早筛、病原检测、肿瘤用药等精准医疗领域的基因测序检测试剂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下线,发往全国各地和欧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国家。”贺琼芝介绍,原本,检测试剂所使用的DNA探针,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吉因加耗费两年时间,基于已开发的探针设计与合成平台,完善了公司在关键大单品核心原材料上的自研自产能力,有力改变了核心原料绝大多数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
研发向“新”发力加速转化落地
作为一家诞生于精准医疗大背景下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吉因加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临床转化,目前已在肿瘤、病原、早筛、器官等多个赛道推出契合临床需求的产品服务,多款核心产品和NGS解决方案已落地全国40多家核心医院,并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70多家创新药企建立深度合作。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吉因加就成立了专注于科研的基因研究院,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研发、医学转化、生信分析等人才队伍,硕博占比85%以上,以国际化的创新人才推动企业和行业创新。而在长沙吉因加,不仅科研人员占比高,公司一期投入经费近80%均投入在研发方面,力求科研快速走向临床,惠及患者。
“以前,做一个肿瘤基因检测的整体成本在万元人民币以上,今年1月份,我们通过自研自产的设备、平台、原料,将整体成本降到了千元左右,将让更多普通人、普通家庭受益。”贺琼芝介绍,泛肿瘤早期筛查通过一管血可以对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肠癌、食管癌在内的8种癌症进行早期筛查,帮助市民更早发现癌症风险,推动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实现,以切实维护身体健康。
“这个筛查一年检查一次即可,目前可以检测的是8种,随着公司检测数据的不断更新,未来将增加到几十种。”贺琼芝表示,只有技术上“撒手锏”才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医药健康产业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之一,记者了解到,长沙吉因加所在的长沙自贸临空区是全省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医药健康产业是园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园区有医药健康企业20余家,项目涉及医药研发、医药物流、医疗器械、保健品、基因检测、干细胞等领域,医药健康产业已初具雏形。随着园区打造“保税研发+未来医学”特色型综保区,紧盯医疗器械、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体外生物试剂、合成生物等医学细分领域“新赛道”,开展专题招商,重点招引创新型及外向型的研发企业,发展的动力将愈发强劲。
文章来源用户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hangye/6232.html